教育部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仪器仪表学会联合制订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专项支持计划(以下简称:专项支持计划)于2016年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教学研讨会上正式启动,并举行了首批企业捐赠的三方签字仪式,该专项支持计划旨在联合科学仪器企业共同促进仪器类专业工程教育的发展。
据了解,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受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委托,于2012年成立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简称: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是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仪器类专业认证。
何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仪器类专业认证如何开展?对科学仪器行业有哪些影响?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讨会上,仪器信息网编辑联合采访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主任曾周末(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秘书处主任张彤(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刘立人(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家组资深专家)。
群访.jpg
(右起: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秘书处主任张彤,主任曾周末,专家委员刘立人)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走向国际的里程碑——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
《华盛顿协议》是198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的本科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属于民间组织, 正式成员18个。为加快推进我国工程技术领域职称制度改革,促进工程技术人员国际交流,适应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需求,2005年,由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等国务院18个部门(单位)联合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建设工作,由中国科协团体会员——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承担相关认证工作。2012~2013年,中国科协完成了对《华盛顿协议》现有15个正式成员的高层访问,并在2013年促成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2016年6月2日在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这是中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中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向国际工程师互认迈出了有力的一步。”张彤讲到。
中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之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贯彻OBE(目标导向)教育,落实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条件支撑,制定‘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专项支持计划。专项支持计划主要是邀请国内著名企业、专业产品制造商参与,为完善专业教学条件提供设备、资金和技术支持,共同促进仪器类专业工程教育的发展。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重 “能力培养和社会评价”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第一批参加认证的高校仪器专业所在学院的院长,曾周末认为,过去,中国工程教育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体系,而当今社会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要求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两种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技能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恰好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要素。
毕业生工程能力培养涵盖两大方面:技能培养和社会评价。所谓技能又可细分为通用性技能和创造性技能。通用性技能就是通常所说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表现,创造性技能则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社会评价是评判毕业生工程能力表现的唯一方式。如果将教育机构培养的人才比作企业生产的产品,用户认可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唯一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是一种对高校工科教育水平的评价,将推动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才培养理念发生质变。专业认证打破旧有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以学生需求为目标,坚持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第二,专业认证明确了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专业建设的本质即为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三,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提供了工作抓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落实教师在教育质量提升中的主体责任。
曾周末表示,一个专业通过认证只是认证工作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把认证工作的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第一,了解社会需求,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第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第三,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获得哪些成果;第四,设计完整的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能获得应得的成果;第五,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定期评价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持续改进工作。
健康有序地开展认证工作
“相比较于其他专业,仪器仪表类专业认证起步较晚。”张彤表示。成立之初,考虑国内企业、高校等单位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事理解尚浅、参与度低等问题,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选取了两所具备一定实力的天津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进行认证试点工作。不负所望,两所高校于当年通过认证。
在中国,开设仪器类专业的高校有近300所,以每年认证两所高校的速度着实让人疑虑是否太慢。对此,张彤表示,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秉承“不求数量求质量”的工作理念,坚持“目标导向”的原则。相较于其他专业,仪器类专业认证工作起步晚,认证工作尚属逐步探索阶段。鉴于此,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决定取长补短,扎实基础,牢牢抓住仪器类专业认证方向,踏踏实实学习认证相关标准,一步一个脚印开展工作,争取每一步都沿着正确的轨道行驶。对未来的工作计划,张彤说到,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将随着学校对OBE理念贯彻的深入和专业教学体系的逐步完善,优质有序地扩大认证受理范围。
此外,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考虑国内的教育现状,若待高校提出申请后直接按照协议标准评价,认证的通过率堪忧。在此形势下,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开创了一些新的工作方法。比如,仪器类专业试点工作组组织有计划申请专业认证的高校开展专业认证要求标准等方面的研讨会,交流指导如何去准备专业认证,即使其提前2-3年在专业教学中依据OBE理念建立起完善的过程评价与持续改进的健康机制。待其正式申请,通过认证将是水到渠成之事。
共建专业认证实验室 高校和仪器企业“双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是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需围绕能力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就仪器类专业,办学条件配置是采用邀请国内著名企业、专业产品制造商共建专业实验室来完善,包括完善专业教学条件、提供设备、资金和技术支持。
教育系统关注点在于社会化生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具体行业的需求关注较少。也由此,《华盛顿协议》要求认证专家组成员必须配备行业资深专家。因为行业专家才能真正传递行业需求,帮助教育系统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所培养的人才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作为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家组专家,刘立人还具有另外一个身份:昆山超生副总裁。他认为,仪器企业参与工程认证是一种“双赢”。企业的参与,不但为学生培养提供了行业方向,也在仪器设备及专业技术等办学条件上给予了支持。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山超声)作为首批参与该项目的企业,捐赠了价值100万的仪器设备,并于2016年8月由仪器仪表学会和仪器类专业教职委颁发荣誉奖牌。
“做到为企业培养可用之才要求企业有深层次的参与,重点从两方面着手。”刘立人表示。第一,企业提供的用于教学实验的仪器设备的实验作业操作指导书由企业拟定,从企业的角度让学生认知仪器属性并熟练操作。第二,有偿回收研究成果。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融合所学知识,或许能够发现仪器新技术或产品新的应用领域。对于有益企业发展的实验成果,企业可以通过有偿方式吸纳。
企业的参与,刘立人认为不是单向输出,可以从三分方面分析。第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自建的研发队伍难以解决用户提出的新需求,对与时俱进的专业人才需求显得尤为迫切。而任何行业科研能力最强的人才队伍、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均来自高校,与高校之间开展高强度、紧密性的合作成为企业走出这一困境的快捷方式,即采用高校科研成果帮助企业解决了用户需求。第二,为企业培养可用之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共建实验室,教育系统人才培养直接对接行业的需求,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直接为企业所用。
总而言之,企业的参与,一方面助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事业,为社会培养真正的有用之才,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在为自己培养接班人。
瞄准仪器仪表行业专业人才的“缺口”
“专项建设计划”是高校和企业直接沟通交流的平台,将企业与高校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供需双方对接。这一平台恰是掌握丰富的科研院所等行业资源的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具有与高校紧密联系优势的教职委共同搭建的。“平台的运作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企业为专业实验室建设提供仪器设备,帮助高校解决设备短缺的问题,使每位学生均可操作仪器,更好的掌握仪器知识与技能。而对企业来讲,看似无偿奉献,实则受益多多。最直接的受益就是得到了专业有用的人才。”刘立人如是说。
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立进一步拉近了高校与产业界的距离。曾周末表示,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其依托条件之一是拥有一支视野开阔、具有工作活力的优质师资队伍。这就要求为师者首先需要活跃在教学和研究一线,且需与产业界结合,了解社会发展和需求,进而带动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教职人员在平时的科学研究中洞悉企业或社会对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并且与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室才能把产学研很好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创新实验室,不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产品开发中的瓶颈问题,还可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中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企业和学生需求的结合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实现了行业和教育系统在人才培养方面完美对接,拉近了高校与产业界的距离,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可用之才。
后记:
众所周知,仪器仪表行业人才匮乏现象在业内已有多年,此次仪器类专业认证工作有望解决这一阻碍行业发展的大难题,进而促进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采访中,三位受访人多次呼吁,希望有更多的具有仪器类专业高校和仪器企业参与到仪器类专业认证这一伟大的事业中,为行业的发展培养可用之才。仪器信息网期待仪器仪表行业不再囿于人才缺乏困境的日子早一天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