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历史悠久,尤其江浙一带更是历史名城众多。而在这些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常常伴有许多古木的存在,这些古木历经数十载洗礼,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成长,这些参天大树用自己的枝叶荫蔽着一座城市,更在钢筋水泥中为我们生长的土地保留着一份回忆与沉淀。
有的树木看上去生长地很好,其实木质部已经腐烂,这些树木特别不经风,有时甚至直到树木被大风刮断后,才发现木质部已腐烂不堪。这种情况就对城市建设甚至市民的安全带来了诸多不利,于是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李光辉教授及其团队便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出了应对的措施。
声波检测如做B超
近日,在古树名木聚集的扬州瘦西湖景区,为了科学保护古树,李光辉教授利用科学仪器对景区153棵古树名木进行精确检测,而且这些仪器均可在不损伤树木的情况下完成检测。检测过程分为实地检测和电脑程序分析检测两个步骤,实地检测预计7天完成。这也是扬州市首次采用“无损技术”对古树进行体检,其最大特点是既不破坏古树,又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检测结果。
雷达检测树干如拍X光
现场探访看到,这次古树体检利用了多款仪器。
其一为雷达检测仪(术语为雷达断层成像检测仪)。这种仪器连接有一台平板电脑。接研究人员启动仪器后,手拿仪器靠紧树木慢慢移动一周(一般在树木40-80厘米的部位)。李光辉教授说,雷达检测仪其实类似于给树木拍“X光”,完成后,可以即时生成一个图像,可以初步观测到树木木质部是否健康。
其二为声波检测仪。研究人员首先在树上钉上一圈钉子,然后把仪器上的类似于B超探头与钉子对接,对接好后,研究人员手拿一个仪器锤,逐一锤击每一颗钉子。锤击完成后,仪器显示屏就可初步显示出一个树木木质部断面图。记者看到,在对一棵黄檀古树进行检测后,断面图上有大面积紫色和一些零星的绿色不规则方块。
声波检测古树呈现的图像
李光辉教授解释,从图像来看,这棵黄檀还是很健康的,“这些大面积紫色意味着木质部是完好的,而绿色方块意味着木质部有一些小孔,可能是蚂蚁等钻洞造成的,但由于面积小,对古树几乎没有影响。“这种检测类似于‘B超’检测。”
其三为雷达根系检测仪。这种雷达扫描仪器安装在一台小三轮车上,推着车绕着古树周边扫描,就可以获得树木根系分布。李光辉教授说,“雷达根系检测不仅探查古树根系深浅、长短等,也能查看树根是否腐烂。”
其四为微钻阻力仪。这种仪器主要针对长势较差或有明显损伤的古树进行检测,比如一棵古树明眼看木质部就有腐烂,我们通过这种仪器,可以检测它究竟腐烂了多少,“如果中间部位完全腐烂,仪器上显示的就是一条直线,相当于在为古树做‘心电图’检查。”
雷达根系检测如做心电图
李光辉教授说,仪器检测的原理是利用声波在不同材质的传递速度差异而形成不同图像,从而反映出古树名木内部的空洞及腐烂状况;实地仪器检测只是第一步,随后,他们还要将仪器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软件,利用软件进行系统处理,并生成各种图标或曲线,最后制作出彩色图像(相当于“彩超”),“可以通过看图像,就能直观了解古树木质部和树根的情况。”
瘦西湖绿化基建科负责人郭卓荦介绍,景区古树名木众多,通过全面体检,可以全面掌握它们的健康状况,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一些“亚健康”树木,还能依据检测图像,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及时做好修复、填充、支撑保护等复壮措施。
李光辉教授说,从之前他们研究的一些数据来看,一些传统的说法都是比较可靠的,如朝南的地方树根多;树冠有多大范围,树根就有多大范围,而且有的还超过树冠。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李光辉教授
李光辉教授透露,原计划是先和扬州市政府协商这个项目,几个月后再进行检测,没想到政府部门对这项工作非常支持,很快便同意了团队的申请,并在古树云集的瘦西湖落实该计划。扬州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态度也让他看到了古木无损检测技术光明的前景和广大的市场需求。
此次瘦西湖古木无损检测是扬州市的“第一次”,然而对于李光辉教授却不是“初显身手”。之前任教于浙江农业大学的李光辉教授在古木文物检测研究上已有十几年的经验,在杭州、无锡、南京等历史悠久的城市都留下了教授实践的身影。而且,在文物古建筑众多的北京城,李光辉教授还对古建筑的木料房梁进行过检测,以便对文物的保护修缮工作提供帮助。
现在,李光辉教授在江南大学从事着自己一直以来耕耘的领域,针对木料的“各项异性”特征不断完善着检测的技术和设备,将利用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优势与自己的领域研究相结合,为江南大学学术研究锦上添花。
|